老年科协 企业科技
成果博览 政策法规
科技人才 青少年科技
科技团体 科普资源
校园科协 科普工作
科普知识 学术动态
工作动态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铁西区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7-12-09 13:23:57   文章编辑:网站管理员

为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发【2015】4号)和《中共吉林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吉发【2015】19号)以及《中共四平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四发【2012】7号)、《中共四平市铁西区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四铁西发【2012】26号)文件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紧紧围绕“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群团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的原则,按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的要求确定改革路径,以有效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主要目标,以培育和发展学会组织为主抓手,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旋律,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团结服务科技工作者、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有机统一、真正把科协组织建设成为党委政府信赖,对科技工作者有强大吸引力凝聚力的群团组织,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为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为建设“美丽四平、幸福家园”贡献才智。

(二)基本原则

加强政治引领。牢牢把握政治性这一灵魂,坚持党的领导,凝聚带领科技工作者勇担创新发展主力军重任,充分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和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第一资源的作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不断强化科协系统深化改革的责任和担当,强化公共服务,当好桥梁纽带,夯实执政之基。

密切联系群众。准确把握群众性这个根本特点,把团结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作为科协组织的基本职能,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积极联系引导科技相关社会组织,健全基层组织,扩大有效覆盖,增强代表性,建立联系科技工作者长效机制,提升科协组织凝聚力。

突出问题导向。聚焦科协系统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群众、组织松散、能力薄弱、庸懒散浮拖等现象,坚决从体制机制入手、下大力气铲除上述问题滋生的土壤、改进机关作风,释放学会活力,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从根本上解决科协组织与科技工作者联系不亲不紧等突出问题。

坚持系统推进。科学谋划改革的整体推进和政策配套,注重学会改革和机关改革、科协系统上下改革的联动,加强科协组织落实改革任务的能力建设,推进工作平台和资源共享,形成系统效应。

(三)总体目标

通过深化改革,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推动创新、强化服务、拓展提升、开放协同、普惠共享的工作理念,力争从根本上解决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脱离群众的突出问题;所属学会发展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工作手段信息化、组织体系网络化、治理方式现代化迈上新台阶;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加突出,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特色更加鲜明;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高、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能力明显增强。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提供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的社会组织,成为我区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改革和完善科协组织体系

增强科协组织的群众性,密切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克服“小众俱乐部”倾向,把力量更多地配置到基层,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强化学会的组织基础地位,突出科协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改革,提升科协创新和服务能力。

(一)科协系统组织设置

1.提高科协领导机构中一线科技工作者代表比例,增强代表性和广泛性。区科协代表大会代表中一线人员的比例要达到65%,45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不少于三分之一,注重吸收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型研发机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人物,减少领导干部比例。优化区科协领导机构人员构成,来自一线的全委会委员比例要达到70%左右,常委会委员比例要达到75%左右,兼职副主席从不同行业领域有代表性的一线优秀科技工作者中产生。

2.科协机关机构设置。科协机关事业编制4个;领导职数2人;内设机构一个(普及部),人员配备2人。

3.拓宽干部交流成长渠道。要加强科协干部队伍建设,加大科协干部的培养、选拔、交流、使用和管理力度,不断优化科协干部队伍结构。促进科协与地方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之间干部的双向交流。从区属科研单位、学校、有关学术机构和企业择优选拔一名副主席挂职驻会工作,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单位,职级不与副主席职务挂钩,原则上在科协工作干满两年。开展区科协机关向市科协机关挂职锻炼交流,鼓励科协干部在创新实践中增长才干,增强科协干部队伍活力和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1.推动科协组织向园区和企业延伸,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依托组建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企业科协、园区科协或企业科协联盟等,重点在新经济组织建立科协,把创客之家等新型科技社团纳入科协,接长“手臂”,形成链条。推动科协组织向社区和乡镇延伸,鼓励支持社区和乡村建立科普协会,在社区和村配备专门负责科普工作的同志。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促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转型升级,为农民提供精准的科技推广和科普服务。

2.深入实施科协能力提升计划。科协机构应保持独立建制,同时设立党组,保证人员编制,并采取选配兼挂职人员、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实区级科协机关工作力量。区科协机关工作人员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三、改革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机制

着眼团结服务好科技工作者,构建科协与科技工作者畅通稳定的双向联系渠道,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坚决克服机关化、脱离群众现象,从体制机制上解决科协组织与科技工作者联系不亲、不紧的问题。

(一)建立与科技工作者直接联系制度

建立健全科协常委、委员、代表履职的服务机制,探索兼职副主席轮流驻会,加强与广大基层科技工作者的沟通与联系,建立区科协领导班子直接联系科技工作者制度,班子成员联系5个基层科协组织,每名机关干部联系10名左右科协代表大会代表,了解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的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二)完善科技人才服务机制

推动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举荐、同行评议、选拔任用、激励保障机制,助力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推动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向人才发现和培养转型。每年向市推荐1—3名32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推动青年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三)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

突出为科技工作者服务这个根本任务,努力把科协建成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家园。定期开展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准确掌握科技工作者在科研环境、生活状况、流动趋势、思想观念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直接听取科技工作者意见建议和合理诉求,为他们提供政策维权服务,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努力成为可亲可信、知心知意的“科技工作者之友”。大力宣传杰出科学家和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

四、创新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机制

保持和增强科协组织的先进性,重点解决资源积累不足、专业化能力不强、平台支撑不力等突出问题,调动激发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创新服务学术活动机制,优化学术环境

进一步优化学术会议结构,开展综合性学术活动,服务科技工作者开展跨学科多领域研讨交流的需求,适当提高小型前沿高水平专题交流活动的比重,全面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水平。

(二)创新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按照政府主动、企业主体、学会主角、专家主力的原则,开展战略规划、咨询论证、成果转化等创新助力服务。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科技项目和专业人才与企业对接,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技术转化、人才培养等,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三)创新科学文化公共服务机制,建立普惠共享的现代科普体系

充分发挥科协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中的综合协调作用,推动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促进科普资源开发开放,推进科普资源有效供给和共享利用。推动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有实质性进展。坚持政府主导,把公共科普设施体系建设作为民生工程,以建立校园科技馆为基础、流动科技馆为拓展和延伸,辐射基层科普设施的体系。加强科普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大对科普创作的支持,推动科普产品研发与创新。创新科普活动载体,加强在公共媒体的科普公益宣传推广,促进科技传播与新兴媒体、新型平台深度融合,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和个性化差异化体验。

(四)创新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机制,建设开放高端科技创新智库

积极参与人民团体协商,规范协商内容程序和形式,发挥好政协科协界委员作用,搭建服务科学民主决策的平台。面向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重大政策制定、重大发展规划编制、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等方面提供决策咨询。扩大科协对外交流合作,发挥科协在人文交流中的主力军作用。

(五)创新科协工作手段和方式,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建立“网上科协”,探索“互联网+”工作模式。打造集政策信息、人才服务、学术交流、双创服务、科学普及、科技智库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工作体系;建立“互联网+人才服务”平台、健全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服务功能,为科技人才提供服务;建立“互联网+科普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向社会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打造“科普铁西”品牌,推进科协网站与党政网站、科技人才交流等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加强和改进党对科协工作的领导

突出和增强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加强科协组织党建工作,区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一次科协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科协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科协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和议事日程,保证科协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一)加大对科协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保障力度

要明确科协工作在科技创新和党的群团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强对科协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科协工作各方面、全过程。选好配强科协组织负责人,关心科协干部成长,帮助解决科协组织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全力支持科协组织开展工作。政府要加大对科协工作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力度。切实保障科普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区域人口每年人均0.5元)及科协正常工作经费投入,改进科协项目资助方式和管理方式,促进科协工作服务项目增加、服务内容拓展、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提升。

(二)强化科协系统党的建设

科协组织要坚持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科协领导班子依法依章履行职责相统一。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服从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科协干部队伍讲政治、守规矩,听党话、跟党走。

(三)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

科协组织要突出和增强政治性,解决重业务活动、轻政治思想引领问题。科协系统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政治立场,自觉把党的工作贯穿到科协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努力把科技工作者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科协组织和科协党员干部要密切关注、准确把握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科技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政策服务作为科协的一项基本任务,及时宣讲解读中央、省、市、区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创新争先行动,努力为建设科技创新强区贡献力量。加大科协组织参政议政力度,落实区以上科协负责人参加同级人大、政协常委会的要求。拓宽科协参与政治协商的渠道,规范政协科协界委员提名推荐程序,确保科协界委员对科技工作者的代表性。

六、组织实施

区科协要按照省、市群团改革工作统一部署,加强对改革的整体谋划,明确责任,抓好改革组织实施。区科协定期向区委汇报改革进展情况,认真总结成绩和经验,做好科协深化改革工作,确保区科协深化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首页  |   设为首页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四平市铁西科协  主办   吉ICP备05000314号
联系电话:0434-3623017   传真号码:0434-3623017
吉林省响铃公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